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綠色信貸支持的風電項目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徑。近年來,作為綠色金融的先行者,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聚焦“雙碳”重點領域,積極促進綠色、環保產業升級,截至2024年8月末,綠色貸款余額188.91億元,折合減排二氧化碳當量352萬噸、標準煤230萬噸 、二氧化硫51.97萬噸、節水5746.67萬噸。
政策引領,筑牢綠色金融根基。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成立綠色金融委員會,及時出臺“十四五”時期綠色信貸發展規劃和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扎實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成立綠色金融專業團隊,打造具備營銷與管理、產品研發與創新、融資方案設計等多方面能力的專業綠色信貸團隊。對綠色貸款規模予以足額保障,授信審批及放款等關鍵環節采取“綠色通道”模式,實行優先審批、優先放款,并對綠色信貸白名單客戶給予貸款利率優惠。
生態護航,注入綠色新動力。在齊齊哈爾克東縣寶泉鎮,一臺臺巨大的風電機組矗立在藍天白云之下,葉片緩緩轉動,仿佛在訴說著綠色能源的生態故事。這里是國家電投齊齊哈爾克東寶泉 200MW 風電項目所在地。“從項目籌備到建設運營,建行始終陪伴左右,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有了這12億金融活水的精準支持,我們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平均上網發電量約58952.9 萬千瓦時,利用小時數達 2947.6小時,不僅能夠為東北電網提供清潔電能,更可以改善當地大氣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克東縣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發展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風力發電產業是“綠色龍江”建設的題中之義。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緊跟政策導向,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優勢,截至 2024 年 8 月,已為風力發電建設和運營提供約 124 億元資金,支持 30 余個項目,覆蓋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多個地區。
節能減排,打造綠色能源典范。位于黑龍江省海林市三道河子鎮的荒溝抽水蓄能電站,自 1991 年立項起就受到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的關注,幾年來該行累計為項目建設授信達 20 億元。荒溝抽水蓄能電站與建設同規模的煤電機組方案相比,可節約建設投資約8.8億元,電網總費用值可減少約31億元,系統年節省標準煤20萬噸。另外,由于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優化了電源配置,使系統燃料消耗降低了,相應減少了CO、CmHn、NOx和SO2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對改善大氣環境具有一定作用。同時,還能極大地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發展,帶來可觀的財稅收入和就業機會。
開辟通道,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走進巴彥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現場,一眼望去,土地平整,溝渠縱橫,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日益凸顯。高標準農田建設一直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注和推動的重點工作之一,是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要舉措。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在了解到黑龍江省農業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的資金需求后,迅速組建高標準農田資金投放工作專班,經過與建設單位的多次溝通,確定信貸資金使用對象、用途及支用路徑,成功將 1.4 億元貸款資金全額投放至 4.4 萬畝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上。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預計可增產糧食 20%。
創新產品,為林下經濟添“金”。為全面激活林下經濟,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與林業部門攜手合作,為林區轉型帶來了新的希望。通過系統直連等導入方式,林業大數據被匯集起來。為林區職工精準“畫像”后,一系列創新的金融產品應運而生。“龍林快貸”主產品及“龍榛快貸”“木耳貸”“花生貸”“香瓜貸”等衍生品,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林區職工的創業夢想。在林區的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我們可以看到林業職工忙碌的身影。“有了這些金融產品的支持,我們的創業之路不再艱難,特色農產品的擴大生產也有了保障。”大興安嶺地區林業局職工李在望的臉上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目前,“龍林快貸”等創新產品已累計投放 11 億元,支持 5200 余戶主體,為林下經濟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秦薏顏 張馳)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