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記者 石巖松)黑龍江省蘿北縣堅持以“規范化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化建設為保障、以專業化建設為支撐”,著力打造社區矯正工作特色品牌,“破解密碼”,不斷提升教育矯正質效。
堅持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多方聯動,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先后制定《蘿北縣社區矯正委員會工作規則》《蘿北縣社區矯正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等規章制度。加強鄉級社區矯正委員會和村級社區矯正工作站建設,有力破解場地建設、人才短缺等一批工作難題;強化與民政、人社等單位協作,著力解決社區矯正對象就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實際問題;聯合公、檢、法三部門建立社區矯正協作機制,開展信息核查335人次,有效提升社區對象精準監督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及“法律明白人”等社會力量作用,推進社區矯正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構建“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矯正工作新格局。
強化“智慧矯正”賦能,推進標準化社區矯正中心建設,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實現工作全流程、全業務、全時段覆蓋,促進矯正工作提檔升級。積極探索“一對師徒、一次比武、一場評查、N次培訓”的“1+1+1+N”人才培養方式,有力鍛造了一支高素質工作隊伍;創新打造“隊建制”新模式,建立了以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為核心、輔助警察協助監管、社會工作者為輔助、社會志愿者為補充的“四位一體”社區矯正工作隊伍,有效提升社區矯正規范化水平。
堅持“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做實做細精準矯正。創新建立社區矯正對象“量化積分考核制度”,形成“日簽到、周報告、月走訪、季評估”的監管模式。依托“社矯中心+教育基地+就業基地+公益基地”的“一中心三基地”框架,有針對性組織社矯對象參加電商直播、廚藝、編織等方面就業培訓150余人次;組建“陽光回歸”社區矯正對象志愿者服務隊,引導社矯對象主動參與公益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打造“從心起航”心理健康服務品牌,積極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及時、專業、有效的公益心理援助服務;積極探索愛國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技能教育等“4+X”教育學習模式,進一步提高社區矯正對象社會關系修復成效,助其順利融入社會。
責任編輯:曲立偉
審核:張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