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里,我大聲地呼喚,你在哪里?
我找遍了教室,教室里空無一人;我尋遍了教研室,在忙碌的身影里,卻找不到您;我跑到操場,同學們正隨著歡快的樂曲做游戲,而你在哪里?
我呼喚,你在哪呢,你走了嗎?
沒有人回應,應該沒走??墒悄闳チ四睦铮以趺凑也坏侥恪?/p>
他是我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全國特級教師關永海。個子不高,微微圓隆的身軀,走起路來步幅大而堅定,自信滿滿;天庭飽滿的腦殼,智慧顯露無疑,所以他留著極短的頭發;一雙圓圓的眼睛,微微鼓起,不戴眼鏡卻也炯炯有神;他說話總是一板一眼,字斟句酌聲聲入耳……
他給我們上的第一堂寫作課,題目是《美麗的松花江》。我絞盡了腦汁,湊了一行歪歪扭扭的文字,“松花江在我們學校的邊上,我經常和同學們去玩,那里可好玩了?!?/p>
第二天,他帶領著我們全班的同學,來到江邊。他告訴我們寫文章其實很簡單,要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悟。這一次我回去整整寫了三行。
第三天,第四天……我們天天來江邊上課,他在江邊給我們講寫作,每天要求寫得要比前一天多一點。他給我們念范文,夸獎每一位同學的小進步,哪怕是用對了一個標點。直到第七天,他要求我們將作文拓展到五百字以上,我們將他圍在中間,高聲叫喊著,這怎么可能?
他說,可能。
要寫松花江,就不能只寫松花江。要寫夕陽西下,西邊濱江鐵橋的壯美;要寫此刻你聽到了江北岸,造船廠機器的轟鳴,寫塔吊的繁忙;想抒情,就寫江面往來游弋的船舶,寫江面水鳥歡暢地翱翔;你可以想象江里魚兒的嬉戲,想象大江東去,與東江橋擦肩而過的哀傷。沒有人曉得,它有沒有流連駐足大頂子山,但是大家都知道,它們一定會匯入黑龍江,奔入太平洋。
要寫夕陽的溫暖,寫柳葉梳著媚妝,寫老人蹣跚惆悵,寫孩子騎上攬樁,看著螞蟻們的奔忙……此刻會不會引起你的某些緊張?你因為聯想到一句名言,“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而感到脊背發涼。
這些都是你眼睛看到的,真實存在的感受,你再賦予它們情感,對它們展開聯想。寫作文不再難,不再需要搜腸刮肚,抄襲別人用爛的藥方。你的文章,一樣可以滔滔不絕、洋洋灑灑,絕不夸張。
文章寫得好,需要生動的生活細節描繪,才能感悟到文章透露的內涵。寫文章,不只是機械的為了寫文章,更不是機械的應對考試。它是我們記錄生活的一種形式,記錄它的美好,每一刻的感悟,和我們這個年紀的思考。是給我們自己種下回憶的種子。它的價值更在于,即便你消亡了,它卻仍然存在,可能還會有人在閱讀你的文章,你的思想將會與另一個人的思想,引起碰撞。你的名字也將會令人難忘,想想多麼的夸張……所以他要求我們寫作,要用精美的日記本,要在封面上端莊地寫下自己的名字,要在每一頁留下日期,天氣情況。
轉眼間,那一堂課外作文課,已經下課四十余載了,我們師生間,也訣別了三十余年了。而你的音容笑貌,卻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碎夢間,那樣真切難忘。
得到您病危消息的時候,是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在哈醫大腎內科病房里,剛剛做完透析治療的你,一個人虛弱地躺在病床上??吹轿夷阏f想上廁所,因為不想麻煩別人,你已經忍了好久。
回到床上,你從枕頭下面拿出遺囑與我分享,想聽聽我還有什么主張。遺囑上首先感謝了組織上多年對你的培養,遺憾不能再堅持對學生的培養;你沒有孩子,放心不下腦梗偏癱的師娘,托付組織代為照顧,等她百年以后,愿意將自己兩居的房子捐給黨。我說您還應該申請,在百年以后加蓋黨旗。你說這一點好,對你很重要,等于給自己的一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遺囑上簽完名,你說餓了。我們一起偷偷溜出醫院,吃的燒麥、羊湯。和你坐在桌對面,看著你吃得真香。這讓我想起,第一次作文獲獎。你帶著我,在摩電道景陽廣場,一家回民老字號里,吃的也是燒麥、羊湯。
您是尿毒癥晚期,當年做移植手術治療的還不多,關鍵是配型的腎源很難尋找,我們大家都很煎熬,期間也有想為您捐腎的,都被你一一拒絕了,你說這樣不好。你的事跡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腎源終于解決了。記得在省電臺直播間,與您直播連線的時候,你說:此刻,我只想回到講臺。
出院以后,去你家探望,有兩樣東西震撼到我。在不大的老兩居里,幾乎每一面墻上都貼滿了,你和所帶畢業班學生的合影,你的笑容那樣燦爛,你的面容從青春昂揚,到中年滄桑。而你榮獲的所有證書,都收藏于床底,包括全國優秀教師獎章;你的廚房里,堆滿了成袋子的洋蔥,你說進口的抗排異藥物太貴,吃洋蔥可以增強抵抗力,這是中醫偏方。讓組織上花錢,你心里總覺得堵得慌。
你是這樣的一個人,品格高尚的“人”。
我想寫你,就不能只寫你站在三尺講臺上,面對學生們宣講。你曾經告訴我,要寫你,就寫你的同事們,他們艱苦卓絕,耕耘不輟,卻默默無聞。你們一樣都是偉大的人民教師,你是優秀人民教師群體間普通的一員。要說你與別人的不同,那就是你雖然沒有自己親生的孩子,卻把你教過的每一位學生,都當成了你的孩子。你的愛太博大高深。
我知道,要寫你是園丁,就不能單單寫園丁,要寫你們培育出來的滿園春景。那滿墻鑲嵌著的畢業照里的孩童,如今也應該如我一樣的年齡,我們都步入了中、青年,正是行進在時代前沿的中堅力量,我們都在為未來描繪愿景。
而此刻,您在哪?我不能忘記你的身影,你像人生驛站里的一位向導;我不能忘記你,就像電影《尋夢環游記》里說的,當世間再也無人把你記起的時候,你才會永遠地消失。
一個靈魂如果沒人惦記了,他才會消失。你雖然逝去了,雖然沒有留下后人,但你不應該被遺忘,至少你的精神不應該被遺忘。我信手詢問了一下百度,原來你一直沒有被忘記,你發表的教育論文,一直還在為后人啟蒙;你的教學理念,還在被新人傳承。還看到一篇1994年魏永生寫的《一份來自病榻的報告》。
有一位網友在他的博客里寫到,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出過這樣一個作文題目——《老師的缺點》,我們清一色地批判老師上課時抽煙,后來他戒煙了,他叫關永海。全國特級教師,緬懷他老人家!
你的這位學生叫李敬翯。我也是你的學生……我們現在都很優秀。
作者:劉戈濱(回族)
筆名: 戈??濱
電 話:15601263897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誠苑中里32-1-501室
簡介:原哈爾濱車輛工廠工人、哈爾濱市作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市影視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影視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