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記者 石巖松)全省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工作落實年”活動開展以來,大慶市公安局讓胡路分局將攻堅破難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主戰場,圍繞“四心公安”建設和“1+3+5”戰略布局,將富強新城日租房管理確立為攻堅難題,堅持“科學管房、精準管人”工作理念,從信息覆蓋、治安防范、隱患整治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黨政主導、公安牽頭、房東主責的市域綜合治理新模式。目前,轄區日租房已基本實現了靜態底數清、動態情況明、管理對象準的規范化管理目標,為全市有效破解民宿產業流動人口管理難題提供了試點經驗。
搭好組織框架,明確細化責任分工
為務求狠抓落實的成效顯著,有序推進日租房管理新模式,大慶市公安局讓胡路分局成立以局長王德忠任組長的攻堅小組,研究制定《讓胡路分局日租房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任務推進,明確了以市域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的推進計劃,要求社區各隊劃片包保,定崗定責,積極聯合消防、衛生、房管、工商、行政執法等政府職能部門,成立聯合監管檢查組開展聯合執法,按照“清理取締一批、納入管理一批”原則,對富強新城9棟公寓樓日租房進行分類處置、規范管理。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予以清理取締;對能落實管理要求的,逐步納入“統一管理”模式;對確有生活困難又暫時達不到管理要求的,協調政府從政策、資金、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幫助。截至目前,大慶市公安局讓胡路分局累計開展企業主日租房信息錄入網絡操作培訓20余次,并協調喇嘛甸鎮政府幫扶安裝監控180余個,從收銀傳輸系統、安全通道、消防設施等進行指導,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
活化工作手段,實現信息全面采集
堅持房主自主信息上報與民警專業化管理相結合,及時掌握經營者、房屋及租住人員基本情況,提高日租房信息時效性、精準度。一方面,民警通過走訪調查、網絡巡查、信息線索搜集等多種工作手段,對轄區內的“日租房”開展逐戶、逐人地毯式摸底排查,逐一登記經營地址、床位數、業主背景、從業人員情況以及治安、消防安全隱患等重要信息。對于日租房信息變動,民警會在48小時之內進行入戶核查,及時掌握人員變動情況,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另一方面,發展房主為群防群治員,通過日租房微信管理群報送入住人員信息及身份證信息至民警,并綜合運用群眾舉報熱線、中介機構反饋、互聯網檢索短租信息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延伸社會化采集觸角,最大限度搜集掌握出租、日租信息,協助發現違法犯罪線索。截至目前,已通過網絡系統登記日租房2999間,采集人員信息6450條,租住人口登記率、準確率分別達99.58%和99.82%。
堅持科技賦能,鑄牢技術防范基礎
一方面,主動與區政府、喇嘛甸鎮對接,通過政府出資等形式,分期分批規劃建設富強新城日租房視頻監控點位布防,適當增加高清及夜視攝像頭占比,提高技防監控數量和質量,并在已建設的視頻監控體系框架內,進一步將“雪亮工程”延伸拓建,在9棟出租樓單元進出口處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并入讓胡路區綜治中心“一網統管”平臺,同時開放網絡端口,接入公安大數據平臺,實現遠程查驗進出人員信息、情況,確保每個樓層點位對照無盲區,車輛、人員行駛、行走路線清晰化,實現監控閉環管理。截至目前,已建設監控視頻點位310余處,發現修復光纖收發器、攝像機、電源適配器損壞及光纜電纜斷點問題80余處,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26個,推動日租房管理“網格+警格”數據共享、聯網聯動,形成快速反應工作格局。另一方面,通過視頻檢查和現場抽查等形式,對日租房入住人信息即時關注,確保實時掌握轄區內的預警關注人員及活動軌跡,落實管控。
健全制度機制,活化警務管理模式
堅持獎懲激勵與法制支撐雙管齊下,推動房主、社區網格員和社區民警主動履行治安責任,確保系統運轉順暢、推進有力。一方面,采取有獎舉報方式,通過舉報熱線發動和鼓勵群眾積極發現和提供出租房源等線索信息,有效彌補警力不足、發現不力難題。另一方面,建立正負激勵機制,將日租房管理納入政府部門綜治考核和分局績效考核,對漏排信息的民警實行責任倒查、對提線破案的民警予以即時獎勵、對各村居委會和有關部門工作不力的在綜治考核中予以扣分,定期將7天以上未采集錄入信息的經營戶數據推送至治安大隊,一經發現違規經營情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確保取得管理實效。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