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杯是什么比赛-nba在线直播免费观看-男足亚洲杯2023赛程直播-五人制足球场划线|www.jncul.com




黑龍江網 > 其他

【走進鄉村看變化】永富鎮: 穩“根基”造“引擎”升“顏值”保民生 用心吟唱振興歌 發布時間:2022-09-28 17:31 來源:綏化日報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46)

永富鎮:?穩“根基”造“引擎”升“顏值”保民生?用心吟唱振興歌

  海倫市永富鎮位于海倫市西南部、松嫩平原東北部邊緣地域,深秋時節走進這個糧食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甜菜,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的鄉鎮,映入眼簾的不僅是鎮美村興民安樂的和諧風景,還有村民們籌備秋收的忙碌身影。

永富鎮連生村村民休閑廣場

  永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振權說,一直以來,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永富鎮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工作,積極穩定基層組織“根基”,從今年初開始,黨政班子就積極落實定期研究基層黨建工作制度,鎮黨委會先后6次舉辦專題研究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并以解放思想、振興發展活動開展為契機,推動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學習強國”APP推廣使用,每月對干部學習情況進行通報;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上半年新發展對象7名,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培訓,為發展優秀青年黨員做準備,同時建立發展黨員動態管理臺賬;加強農村干部管理考核,抓好績效管理考核工作,以調動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促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圍繞“能力作風建設年”,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實行包聯機制,了解到群眾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這些舉措,穩住了黨組織的“根基”。

  農業發展是帶動鄉村振興的“引擎”。永富鎮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方向,充分發揮綠色有機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進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全鎮以“1+3+5”產業為主基調,著重發展肉牛、生豬、富硒水稻、蔬菜、雜糧,先后建起千畝玉米園區2個,在通肯河和三道龍溝沿岸村打造500畝富硒水稻園區4個,新建一處大壟大豆示范園區500畝,每畝地預計收入1000元。同時,積極推行土地托管政策,在保持農戶作為獨立生產經營單位不變的前提下,農民向合作社支付土地托管費,合作社提供“耕、種、管、收”一條龍服務,種地收益仍歸農民所有。托管的鮮食玉米基地占地共600畝,每畝地預計收入1083元,鮮食玉米比普通玉米收益同比增長20%。

  打造優美人居環境,提升美麗鄉村“顏值”,可以帶動居住者的精氣神,士氣振,鄉村興,永富鎮將人居環境整治當作鎮村振興第一戰,積極開展行動,今年上半年,全鎮共出動車輛198臺(套),拆扒閑置危房170戶,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437人次,清理殘恒斷壁167處,清理柴草垛39堆,清理村內溝渠44公里,清理生活垃圾1600立方米,修整杖墻圍欄15公里。在為鎮容村貌精心“梳妝”的同時,永富鎮黨政班子還將“管理”觸角延展都村屯衛生容易忽略的村民自家庭院,組織動員農戶保護好自家庭院環境,勤收拾勤打掃,保持清潔。同時積極發揮衛生車、衛生員作用,勤打掃公共區域,并開展植樹活動,今春共栽植云杉、榶槭等樹苗2萬余棵。此外,還建立起“六個一”長效機制,即每個村有一個管理機制,有一個專業清運隊、有一臺垃圾清運車、每家門前有一個垃圾桶、每周清2到3次。同時,14個村全部建立“兩臺賬一制度”,即問題整改臺賬、垃圾清運臺賬、村莊清潔臺賬,進一步落實落靠環境整治職責,確保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清潔、長久。

永富鎮蔬菜大棚

  孫振權告訴記者,民生的改善可織牢民生保障的“網底”。永富鎮黨政班子帶領全鎮人民,認真開展了防返貧監測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返貧底線。鎮脫貧人口共750戶1462人,其中穩定脫貧戶747戶,已消除風險的監測戶39戶79人,未消除風險的監測戶3戶6人。2022年新納入監測對象12人,均已落實相關醫療、教育、大病補助等幫扶措施,確保脫貧及監測戶“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永富鎮還認真抓好脫貧人口勞務信息核實。截至7月,脫貧人口務工共202人,其中縣內務工109人,縣外省內務工18人,省外務工75人。永富鎮還高度重視應急能力建設,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隊,配齊應急保障物資和裝備,定期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切實提高安全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富硒水稻生產基地即將迎來收獲季

  孫振權說,下一步,永富鎮將立足鎮情,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現代鄉村”,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著力繪就“美麗鄉村”,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著力構建“平安鄉村”,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著力鑄就“幸福鄉村”,用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