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以來,綏化市以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以市場主體需求和人民群眾期盼為導向,以優化服務水平為核心,統籌推進營商環境、政務服務、誠信政府建設、數字政府運營,構建全市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全力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穩步向優。
近期,本報派記者深入各縣市區,采訪當地在解決企業關切、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支持企業發展、持續提升滿意度的典型做法。綏化日報全媒體開辟“優環境、促發展、辦實事、惠民生”專欄,陸續刊發來自基層一線的系列報道。今天刊發第一期。
政務服務與群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是直接體現政府服務效能的窗口。今年以來,綏化市蘭西縣在便民利民上持續發力,不斷開辟政務服務新路徑,面向全縣推廣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機,不僅覆蓋了蘭西縣政務服務大廳,更延伸至105個行政村、12個社區,以及銀行網點、通訊公司等重要節點,實現了政務服務自助終端一體機的全覆蓋,使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便捷是“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的基礎
11月15日一大早,蘭西縣長崗鄉長富村的村委會辦事大廳內便“聚集”了十余名“老人”,他們在80歲高齡的老黨員柏永昌的帶領下,有序的使用辦事大廳內的政務服務自助終端辦理“生存證明”。
老人們整齊排著隊伍依次站在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前,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每人僅用十余秒鐘便完成了認證,老人們總用時不到半個小時。
柏永昌一邊組織村民排隊認證一邊說道,“現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每年需要進行4次生存認證,我們老年人都不怎么會使用智能手機,以往都是村里工作人員到家里幫助我們認證,有著急的就四處求人,實在不行就去鄉里縣里,麻煩不說也成為了一種負擔。現在村里安裝了自助終端,我們往機器前一站十秒就完成了認證,完事該打牌打牌,該遛彎遛彎,一點也不耽誤事。”
小機器蘊含大能量。今年以來,蘭西縣積極推行集成式自助終端建設,升級打造更方便快捷的辦事流程,不僅覆蓋了蘭西縣政務服務大廳,更延伸至105個行政村、12個社區,以及銀行網點、通訊公司等重要節點。并全力打造規范化便民服務站試點,因地制宜升級模版,設置個性化自助終端機,首創“生存認證”“高頻熱點”“鄉村事項”“審批ETC”模塊,其中證明查詢模塊新增的“村證明”(14個)“社區證明”(10個)打印模塊,實現了民生事項就近辦理,讓群眾辦事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屯”。
智能是“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的關鍵
申報職業技能培訓、退休人員生存認證、水電燃氣熱費用繳納……蘭西縣將“及時發現解決辦事堵點”放在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首要位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開發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新模塊,讓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更加智能更加便捷,實現自助終端機上的1500多個事項可以網上辦理。
蘭西縣奮斗鄉愛國村村支部書記何曉兵說到,“政務自助終端機智能化讓村民辦理業務方便的同時,也讓我們工作人員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以往遇到一些村里證明不知道應該怎么寫的情況,現在在自助終端機上老百姓直接刷身份證、或者輸入身份證號碼就能辦理業務。針對那些不會寫字的村民,政務自助終端機還配有AI語音功能,用語音與AI溝通就直接能打印出帶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的證明了。”
隨著互聯網、AI與政務服務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成為現階段政務服務工作提升的重點。蘭西縣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款介紹到,“我們將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由原來省里統一的五個模塊,升級為以蘭西本地需求為模版的九個模塊,分別為我要辦事、進度查詢、證照查詢、證明查詢、生存認證、高頻熱點、鄉村事項、審批ETC、便民服務。自助終端機上還能打印出三十多個部門,六百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的一次性告知單。”
有溫度讓“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叫好又叫座
“我今年68歲了是蘭西鎮林盛村村民,前兩天剛通過村委會便民服務站的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機上完成了生存認證,看到還能交水電費,今天特意來試試,在工作人員幫忙下,十多秒的時間就繳費成功,太方便了。這機器的屏幕大、速度快,比平時用手機還方便,讓我感受到了政府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決心。”蘭西縣蘭西鎮林盛村村民田臣激動地說道。
隨著政務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蘭西縣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群眾需求導向轉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政務服務便捷、智能,更有溫度。
據介紹,蘭西全省首創行政審批ETC模塊,該服務模式囊括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安、市場局、稅務、不動產、交通、民政、醫療、公積金等30多家部門提供的500余項服務事項,并7×24小時在線服務。同時,該服務模式的一次性告狀單內包括辦理事項所需材料、辦理環節、咨詢電話,辦理地址等信息,讓群眾辦事做到“進一次門、交一次材料、一窗受理、一日辦結”,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讓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蘭西縣營商環境局長劉振坤說,“我們全力推廣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及取得了一定成果,實現了在全省縣級層面投入最廣、創新模塊最多、開發功能最全。蘭西也將運用更多的數字化手段,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想盡一切辦法給企業、群眾添便利減負擔,從數據、實施、服務三個方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陳驍??劉可佳?王志宇)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